最近看了沈肯尼的《破碎的时光》。看完略伤感,却哭不出来。
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,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
刚读《破碎的时光》时,书中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笑得花枝乱颤,譬如散发着水煮肉片香味的金茂大夏、涂着防晒霜,戴着墨镜,吃着雪糕的蝌蚪等等。金刚那独具一格的金氏英文也让人忍俊不禁。看完后,悲伤在我的心头沉静下来,犹如黄昏笼罩着寂静的树林。眼泪脱力下坠,我说服自己相信死亡不是终结,而是新的开始。在别的时空里,和苏格兰的大海融为一体的柏铭哲与纪忆仍疯狂相恋着,和曾经一样。 致远也依旧纯净的像森林里受伤的小兽。
因为出版社的字数限制,删掉了两条主要的线索,个人觉得情节有点小跳跃。出版社的校正也让人有点遗憾,但这个故事还是那么打动人心、引人入胜。沈肯尼,我想送给你一个鼓励的笑容。经历无数个抑郁、恐惧、绝望的黑夜,你终于迎来了全然的、纯粹的新生。
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,于千万年之中,时间的无涯荒野里,没有早一步,没有晚一步,误机的柏铭哲遇见了纪忆。他们的故事从一见钟情开始,当纪忆把一颗红灿灿的心送给铭哲,他们说好一辈子在一起。柏铭哲对纪忆说,他以前没有什么理想,但从遇见纪忆的那天的那天开始,他就有了理想,就是能够有一天娶她做老婆。他说,这辈子就一个念想:花一辈子的时间,除了疼你,还是疼你。他说,我有的,全部都给你,没有的,我也要想方设法地弄给你。这应该就是爱情最好的模样了。但是爱情里,不只有甜蜜、温馨,还有痛苦、折磨。浪漫的求婚后风云突变,一切开始走向未知的黑暗。那条短信,让纪忆的整个世界轰然坍塌,寸心如割。水会流失,火会熄灭,而爱情却能和命运抗衡。误会解开之后,柏铭哲就算被揍得鼻青脸肿,满身伤痕,就算被剥夺行动自由,就算失去王子般优越的生活,也不能减少他对纪忆的爱。只要能和纪忆在一起,我想即使天空的星光全部陨落,柏铭哲也不会介意,因为纪忆就是他生命中最亮的光芒 。不管之前的喧嚣怎样爬过他们的伤口 但剩余的每一天 ,都会在每一个喜欢彼此的日子里。当看到柏铭哲与别人走进婚姻的殿堂,我的心疼得无以复加。为什么世界上那么人多同床异梦,却容不下他们真心相爱。开始我不明白,为什么铭哲会消失那么长时间,当我懂得已捧着书无语凝噎。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世上最痛苦的事,不是永恒的孤寂,而是明明看见温暖与生机,自己却无能为力。柏铭哲没有说出口的是老婆,你回到我身边吧。因为爱她,所以愿意放弃一切,包括她。哭泣不是因为怕死,怕的是自己死了以后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男人像他一样去疼纪忆。无常逐一升起和熄灭,他对她赤子之心永恒。全世界的繁华都是可有可无的陪衬,唯有纪忆才是柏铭哲此生向往的所有风景。这是我所憧憬的爱情。
遇见一个人,然后生命全改变,原来不是恋爱里才有的情节。纪忆的朋友里面,最触动我心弦的就是赛凯琳和曾静。前者让人相信朋友比情人更死心塌地,赛凯琳把纪忆放在生命中的第一个位置,为纪忆甚至和自己最爱的男人翻脸。光做不说,无比义气。我也羡慕纪忆有个这么好的闺蜜。然而后者却让人心惊胆寒,无比恐慌。
赛凯琳的人生就像一件穿着长满虱子的华丽睡袍,外表美丽,而内心却充满了尴尬和恐慌。带着对母亲的最后一丝想念,即使和自己曾经深爱却又背叛自己的丈夫离了婚,却没有离开那座像匕首一样锋利的城市,最后眼睁睁的把这个念想掐灭,那一刻这些年来她所有的压抑、思念、脆弱、憎恨都随着那在姐妹的拥抱下的痛苦中随之喷涌然后蒸发。没有无私的,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,心灵将是一片荒漠。因为亲情,再多的恨再多的怨你都只能认输,不是没有期待,而是怕失望才逞强。
最后才露出本来面目的曾静在所有人脸上都重重的扇了一耳光,那个从小就比她们三个成熟、稳重、知心的大姐姐,其实没有谁比她更阴郁。她带着好朋友的人格面具活了二十多年,一面庆祝她们的爱情,一面饮下自己下了毒药的红酒。得不到的情人,一个个和自己的好友结了果,曾静把那份嫉妒埋藏在心里然后努力习惯微笑,习惯到她自己都以为她对这一切已经释怀了。但仇恨在她心里像野草一样疯长,没人发现的那份阴郁不偏不倚的报复在了纪忆和宁致远身上,可悲的是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最惨的一个,可是却不知道赛凯琳和纪忆是多么羡慕她有这么好的父母,并说如果她们也拥有,肯定每天乖乖准时回家吃饭、睡觉。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,她真的一无所有了,失去后再珍惜,没有任何意义,所以她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,可恨之人,必有可怜之处。命运却从不会改变些什么,奇迹只能在作者的伏笔里柳暗花明。
那些错过的、后悔的、依恋的、隐忍的情绪在她们身上生了根,然后在巨大的灾难面前,看自己有多坚强,像纪忆一眼便像活了千年一样。天真岁月不忍欺,青春荒唐我不负你。年少时说好的永不分离,长大后在急景流年里,各自破碎,散落天涯。世界那么大,偏偏遇见你,世界那么小,还是丢了你。人生由各种不同的变故、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。我们在爱里彷徨、受伤,最后也在爱里痊愈、成长。
阳光晒过,海洋依然存在。
浮云遮过,光明依然存在。